【作者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分 类 号】C916;|C913.5
【分类导航】社会科学总论->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关 键 词】小组工作 流动儿童 社会适应性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家庭涌向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学龄期流动儿童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面对陌生环境,他们容易遭遇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本文尝试探索以小组工作介入方法提升学龄期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浅析流动儿童的学习行为特征及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20,第9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之相对的流动人口也不断增多,而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时至今日,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正如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因"城镇化建设""沿江大开发"的加快开展,使得港城镇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了一批流动的"民工潮",因而导致每学期都有一批流动儿童随父母工作调动而转进我校,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认识到当今流动儿童教育发展,也是从他们的学习行为特征上深刻感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给予他们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流动儿童的学习行为特征及优化策略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第5期
文章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处理的现状和困境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与工作手法的契合点,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中事前预防、事中处理和事后跟进中的具体介入。
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课堂交往差异与融合[J].教育导刊,2020,第3期
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与人口流动的影响,城市初中学校课堂里的流动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现象。通过进入F学校初一某班课堂观察,并与班主任和5位流动儿童访谈后发现:流动儿童在课堂交往过程中存在语言习惯差异,比较容易产生学业焦虑与身份焦虑,课堂交往范围相对有限以及交往对象同质化等问题。面对这些差异化现象,教师应重视课堂环境的多元化创设,重视流动儿童的身份建构并实现其课堂主体地位,提升课堂交往能力,以保证流动儿童顺利适应新的课堂环境。
初中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0,第3期
目的 分析初中流动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及孤独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某校的120例初中流动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120例初中本地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孤独感评分,并比较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生活事件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孤独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初一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继而使其产生负面情绪,为此需格外注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低年级儿童。
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区教育新形式及其成效调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第2期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随父母迁入城市,社会称其为流动儿童。社区作为流动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其城市适应影响重大。武汉市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在市政府的推动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新型社区教育。为了解流动儿童在现行社区教育下的适应及发展现状,以武汉市若干社区为例,通过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开展调研,以价值观、社会适应以及学校适应等三个维度作为适应依据,分析得出:流动儿童整体适应良好,但仍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适应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学习困难流动儿童家庭压力情境与应对策略分析[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0,第1期
近年来,人口迁移呈现出由个体迁移向家庭整体迁移的变化趋势,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中学习困难尤为突显。我们在Z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访谈等调查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某小学中的50个学习困难流动儿童家庭的压力情境和他们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与西方家庭压力理论所强调的四要素之间的单向影响关系不同,学习困难流动儿童家庭的压力情境与应对策略是相互关联的,压力情境促使家庭应对策略的产生,消极的应对策略产生新的压力情境,二者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习困难流动儿童在这样的循环系统中,面临着生存空间被压缩的风险。学校社工应聚焦于提升学习困难儿童家庭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情境的能力。
流动儿童同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基于北京市三个区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0,第1期
在我国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人口流动频繁,大量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学校中流动儿童的聚集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6-2017年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的三个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使用学校固定效应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分析了班级中流动儿童比例对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班级中流动儿童比例不影响本地儿童的成绩;第二,班级中流动儿童比例对流动儿童的成绩存在微弱的负向影响,而且在不同学生群体间有着明显的异质性;第三,这种负向影响可能源于教师对流动儿童负面的价值判断以及流动儿童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第四,班级中流动儿童比例的上升不会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因此,人口流入地政府不必担心流动儿童的聚集会对本地儿童造成不良影响,不应该限制流动儿童在本地学校就读;同时,在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对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有所倾斜,并努力消除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影响。
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CEPS(2014-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0,第1期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内在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显著低于城市本地儿童;教师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适应;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支持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的三个维度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教师学业支持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影响学校适应,教师情绪支持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校适应,教师关系支持则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和心理健康状况共同影响学校适应。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及未来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20,第1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有限接收为主导的政策探索阶段、以"两为主"为核心的政策多样化改革阶段、以"两纳入"为抓手的政策体系完善阶段,呈现出以城镇化发展为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为导向的政策价值取向、以体系调整为手段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的政策变迁逻辑。新时代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体系应深化"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政策形成机制,倡导多元化的政策价值取向,建构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的政策过程保障,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从而为流动儿童营造公平、包容、开放的教育环境。
青少年性教育小组实践研究 ——以Z职业高中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第1期
当前社会对性的开放态度,影响着青少年的性行为与选择,但是科学的性教育又未能及时跟上步伐,因此导致了很多青少年意外怀孕、流产以及感染艾滋病的问题,青少年性教育迫在眉睫。本研究以Z职业高中的性教育小组为研究对象,依托全面性教育的视角开展服务,通过基线测量法剖析小组成效,并反思在项目开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青少年性教育小组和学校性教育服务提供一定借鉴。
文章来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hyjglgbxyxb.cn/qikandaodu/2020/0521/352.html